翻页   夜间
快看小说 > 大周逍遥王爷 > 第四百二十章 一条老狗
    刘凌也知道,在没有彻底打服这些人的情况下,让对方写降书顺表是不大可能的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为了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他的底线是让三人写一封求和的书信。

    而现在,他们三人竟打算向大周称臣,甚至还要认萧帝当大哥,这可大大出乎刘凌的预料。

    虽说心中欣喜,但表面上刘凌还是一脸为难。

    他故作姿态的沉思良久后,说道:“如此倒也可以试试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吧,几位回去之后尽快将国书写出来,我即刻编写好向陛下的上书,到时候咱们一起交上去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,我估计至少有九成把握,能在下手之前获得互市许可。”

    听到九成二字,额森三人也算是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如果一封国书便能搞成互市,对他们而言,也绝对不算亏。

    于是,三人便也点头同意。

    商量到这,此事也算完成了。

    最后,刘凌又对三人叮嘱道:“三位,我丑话说在前头,既然咱们已经商定了,那便要按规矩办事。”

    “货品问题,可以互相商量着来,这一点大家都可以担待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劫掠问题是底线,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,一旦北境出现劫掠的军报,那我大周便可视你们撕毁了本次互市条约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也会即刻关闭互市,直到你们将参与劫掠的人全部交出来,再赔偿我大周百姓十倍的损失,才会恢复互市!”

    “不然的话,我大周定和你们不死不休!”

    额森闻言也沉声说道:“这个,我们可以保证,但你们的人也不允许再出长城,更不能干扰我们牧民放牧生活!”

    刘凌近期也没有打算向北方扩张,所以也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就这样,他又大摇大摆的带着随从和书办回到了城中。

    见到刘凌安然归来,萧元寿和王崇连忙打开城门迎了上去。

    “刘凌,谈得怎么样?”王崇忙上前道。

    刘凌也不瞒着,随即便将谈论的内容向二人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当听到额森三人打算认萧帝为兄长之后,王崇立刻喜形于色道:“好啊!有了这份国书,那真是面子也有了,里子也有了,陛下不可能不同意此事。”

    然而,一旁的萧元寿却是一脸不乐意,他脸色难看道:“为什么是兄长,不能是父亲吗?”

    “那三个家伙认了父皇当兄长,那岂不全成了我叔父,我若是碰到他们岂不还要行礼!”

    刘凌:“……”

    王崇:“……”

    此时,刘凌也不知如何评价萧元寿的脑洞,最终他也只能说道:“殿下,您贵为太子,是国之储君,见到谁也不用行礼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就算认了陛下当兄长,充其量也只是个王爷的身份,就像您见其他……呃!”

    说到这,刘凌说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因为萧帝登基的时候把其他兄弟全都干掉了,萧元寿估计也没见过叔伯之类的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远房亲戚,估计就更没机会见了。

    这时,王崇也说道:“殿下,不管怎么说,此事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利,咱们还是赶快给陛下和内阁写信吧!”

    萧元寿也只是发发牢骚,并没有要闹事的意思,听到王崇的话后,便也点头应允了。

    次日,额森三人也将国书写好送了过来。

    就这样,刘凌将自己的书信,连同三大蒙古部落的国书,一同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。

    乾清宫内。

    当看到刘凌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国书,萧帝忍不住笑骂道:“这小子,事就是多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吕方不知什么情况,便轻声问道:“陛下,是查清楚走私案了吗?”

    萧帝笑着摇了摇头道:“案子倒是没有查清,不过,这小子是打算将茶马走私案的口子给彻底堵上了!”

    “诺,你自己看吧!”

    说着,萧帝便将书信丢给了吕方,而他自己则翻看起了额森等人的国书。

    额森三人听得懂汉话,但却不会写汉字,三人的国书都是由手下投降的汉人代写的,最终再盖上印章,签上名字。

    内容方面,只能说是不卑不亢,算不得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但就算如此,对萧帝而言也是很大的激励。

    因为自大周开国以来,还未曾收到过蒙古各部的求和国书,更不要说向大周称臣,认萧帝为兄长了。

    接连看完三封国书,饶是以萧帝的心性,亦是难掩心中的欣喜。

    “吕方,准备一下,下午朕要去……咳咳咳……”

    突然,萧帝剧烈的咳嗽了起来。

    吕方见状赶忙上前轻轻拍打着萧帝的后背:“陛下您没事吧!”

    一阵咳嗽之后,萧帝摆了摆手道:“没……没事,只是前些日子的风寒还未好利索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去准备一下,下午朕要去趟太庙。”

    这种大喜事,萧帝自然是要向列祖列宗汇报一番的。

    自他杀父杀兄登基之后,除了册立太子等不可避免的事情之外,他便从未去过太庙。

    一来得位不正,看到太庙的牌位之后,萧帝心中总是不适。

    二来,他的政绩也十分一般,国家左支右绌经营困难,他更无颜面面对列祖列宗了。

    也就去年在辽东获得大胜,收复了不少国土,他才去了一趟太庙。

    而这次收到了蒙古三部称臣的国书,则又是一件大的政绩。

    吕方也十分理解萧帝的心情,他抹着眼泪道:“好好好,奴才这就去安排!”

    说罢,吕方便要离去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这时,萧帝又将其叫住道:“等等,这次去太庙我一个人去就行了,动静不要大,另外,火速让于廷益和杨浦进宫议政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吕方应了一声,但没有马上离去,而是看着萧帝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怎么?还有事?”萧帝皱眉问道。

    吕方眨巴眨巴眼睛道:“陛下,严阁老那边是不是也要叫一下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萧帝的脸色有些不自然,犹豫片刻,他沉声说道:“一起叫上吧,此事也少不了他来帮忙!”

    “是!奴才这就去办!”吕方应了一声,随后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很快,严高三人便来到了乾清宫内。

    此时萧帝已经恢复了之前沉着镇定的样子,他将刘凌的书信和三封国书推给了三人道:“看看吧!”

    杨浦和于廷益上前翻看,严高则不为所动的站在一旁。

    萧帝瞥了他一眼也并未说话。

    倒是杨浦十分客气的拿着书信来到了严高身旁道:“严阁老是忘了戴花镜吧,来我陪你同看!”

    严高看了杨浦一眼,沉声道:“多谢杨阁老了!”

    “严阁老客气了!”杨浦笑了笑,随后便轻声将刘凌的书信读了一遍。

    另一边的于廷益也一边看着额森的国书,一边竖着耳朵听着杨浦的阅读。

    在听到刘凌想要召开边境互市的时候,他便对整件事情了然于胸了。

    这家伙,茶马走私案还没查出来点眉目,倒是要将走私变成朝廷的生意。

    心中暗笑的同时,于廷益也迅速的对边境互市估量了一番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边境互市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利的,但想要搞成,所要面对的阻力肯定也不小。

    首先便是萧帝会不会同意。

    不过,看这国书的内容,萧帝同意应该不是什么问题,毕竟这对他而言,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大的政绩。

    剩下的便是百官了。

    兵部这边肯定没问题,若是严高也不反对的话,那剩下的便是些言官御史了。

    收拾这些人,于廷益还是有把握的,更何况刘凌还送来了蒙古各部求和的国书。

    当内容读完之后,萧帝沉声问道:“三位怎么看?”

    杨浦首先道:“回陛下,若蒙古真能遵守诺言,约束部下不再南下劫掠,那赏赐给他们一些东西,倒也无妨!”

    “所以我觉得,此事可行!”

    杨浦这话说的十分漂亮,一个赏赐,便将萧帝的位份又抬高了一步。

    于廷益则没那么圆滑,他说道:“前些日子兵部也收到了王崇的请功文书。”

    “刘凌在大同城外歼敌上万,重创了阿勒坦部,想来也是真的把蒙古各部打怕了,不然这些人定不会如此轻易的写下求和国书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他们已经臣服,召开互市倒也可以,这样兵部每年可以省下几百万两的军费。”

    “哪怕互市一两银子不赚,我们也算是赚了大钱了!”

    萧帝自然也知道这点,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,随后,他又看向了严高说道:“严阁老,你呢?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严高左右看了看杨浦和于廷益,随后有气无力的说道:“两位阁老说的极是,我也同意召开边境互市,为朝廷省下军费。”

    眼见三人都同意,萧帝随即道:“既然如此,那改日兵部便将公文送去司礼监吧!”

    “若朝中有人反对,你们自己能应付的来吧!”

    于廷益低头道:“臣定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说服他们。”

    这答案便是萧帝想要的,他点了点头道:“好,如此便下去吧!”

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杨浦和于廷益山呼万岁之后,便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严高则跪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。

    萧帝看着眼前这满头白发的老者,不由得也是一阵唏嘘。

    记得二十年前二人初见的时候,严高也算是气宇轩昂,英姿勃发,可现在,已成了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了。

    而萧帝本人,亦是头发花白,每次梳头都要几经遮掩。

    “严高,还有什么事吗?”萧帝知道严高没走是还有事情要私下和自己说,所以便主动询问。

    严高趴伏在地上,像是一条苍老的走不动道的狗一般,他用虚弱的语气说道:“陛下,臣严高请辞去首辅之位,回乡归养,请陛下恩准!”

    果然是请辞。

    之前严高便已经请辞过一次了,不过出于多方面的考虑,萧帝并未同意。

    现在在萧帝有意的扶持下,于廷益、杨浦二人已经渐渐接手了内阁的事务,六部之中也已经有几个部门,开始调整了。

    此时放严高回家,对朝局并不会出现太大影响了。

    看着这个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友,萧帝也是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“唉!朕还想着让退位之后,能和你再次南巡呢,现在看你这身子,怕是巡不动了!”

    严高伏在地上说道:“陛下请恕老臣年老体衰,实在是有心无力了,若假以时日,老臣身体有所恢复,皇上也有南巡之意的话,定会回京陪同皇上,一起南巡。”

    萧帝思虑片刻后说道:“好吧,既然如此,朕便准了你的辞呈!”

    “臣谢皇上!”严高赶忙道谢,语速都快了几分。

    然而,紧接着萧帝便又说道:“不过,不管怎么样,你都要等到皇儿回京之后再走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可否答应?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严高颤颤巍巍的抬起了头,看向萧帝。

    他在确认萧帝究竟是真心放自己走,还是又在用缓兵之计。

    四目相对,严高从这个老友眼中,看到了悲悯,看到了理解。

    于是,他再次五体投地道: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萧帝微微点头,然后对吕方道:“带着严阁老去朕的书房,那里有些朕平日里练笔的帖子,严阁老看上那一幅,便让他带走那一幅吧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严高的身体又是一颤,抬头再看萧帝,只见他的眼中又多了一丝老友的默契。

    严高知道,萧帝这是给自己留后路呢。

    “老臣,谢过陛下!”

    这时,吕方也来到了严高面前道:“严阁老,我扶您起来。”

    在吕方的搀扶下,严高站起身来,再次向萧帝告辞之后,严高这才颤颤巍巍的走出了乾清宫。

    严高走后,龙椅上的萧帝再次剧烈的咳嗽了起来,旁边的小太监赶忙学着吕方的样子,上前为萧帝顺气。

    但就在他接近的瞬间,萧帝那冰冷的目光却扫了过来。

    小太监哪见过这眼神,他赶忙跪在了地上:“奴才该死!”

    咳嗽之后,萧帝喘息了几口缓了过来,他沉声道:“茶水!”

    “是!”小太监赶忙端了一碗温和的茶过来,萧帝一饮而尽,算是将喉咙中的干燥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他摆了摆手示意小太监离去,随后便又翻看起了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